国家立法为建设平安医院保驾护航
“健康中国战略”是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医护人员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医疗纠纷屡见不鲜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20年6月1日实施。第四十七条 国家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或者建立医疗风险基金,鼓励患者参加医疗意外保险。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二条 国家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医疗机构应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或者建立、参加医疗风险基金。鼓励患者参加医疗意外保险。
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国家卫健委网站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医患纠纷10万余件,调节纠纷6万余件,仍有40%纠纷难以解决。另据医法汇统计,医患纠纷案件数量仍然不少。
2017年医患纠纷案件数量12734件,2018年案件数量12249件,2019年案件数量18112件,2020年案件数量18670件,2021年案件数量10746件
2023年医方因未尽注意义务而败诉的案件134件,占比32.13%,位居第一位;较2022年的33.16%,减少1.03%。其次是未尽告知义务75件,占比17.99%,较2022年的13.83%,增长4.16%。医方违反诊疗规范67件,占比16.07%,位居第三位。另外,判决书仅显示医方诊疗行为存在过错,未阐明具体过错的案件29件,占比6.95%。
医疗意外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人类医学发展至今对于生命和健康的研究和探索仍然不能攻克许多医学难题,在诊疗过程中难免发生医疗意外。如,某患者自身有心脑血管疾病,当医生行非心脑血管手术时,可能在手术中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导致患者发生残疾,死亡或并发症。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是意外而非医疗机构的过失,而这些意外往往是医患纠纷产生的直接原因。
医疗责任保险推广至今也切实在医疗纠纷中帮助医院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对因意外而非过失造成的损害,医疗责任险没有理赔义务。我们深知医疗意外是“非人为、不可控”的,但实践当中患方并没有判断意外或是过失的能力,加之意外发生之后定责周期长、患方情绪不稳定,这也就给医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医疗风险防控一站式解决方案
01.定制个性化风险防控方案
团队根据医院科室分布及手术类型情况,制订包括重点防控科室、覆盖险种、医患沟通话术及文本等在内的个性化医疗风险防控体系。
02.多管齐下完善医院风险防控机制
院内宣传
通过院内手术科室宣传栏发布医疗意外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医患清楚了解到医疗意外是医疗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等非医疗过失原因导致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医疗意外不是医疗过失,患者应该认识并承担本应患者已承担的医疗意外风险和后果。
科室赋能
通过科室会加强科室成员风险防范意识,强调风险由防到控的具体操作模式,择机建立国家倡导的第三方分担医疗风险机制。通过全国专家库,筛选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根据院方需求不定时的提供学术交流会议。
术前沟通
根据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患方享有知情权、医方负有告知义务。结合我们在数百家医院的实践经验,完善《医疗意外知情同意书》,协助医院履行完整告知义务。协助医院将合规的沟通工作嵌入日常工作流程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及时调解
医疗意外发生时,及时介入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解释医疗意外救助措施。主动帮助患方申请医疗意外险赔偿,或寻求社会救助,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我们的经验
600+家
19个
600万
130万
7亿
截至2024年,累计为全国600+家医院(三甲及二级以上医院)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覆盖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辽宁、内蒙、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重庆等19个省市;累积服务用户600万;解决医疗意外风险130万人次;累计帮助患者理赔金额超7亿元
自2016年全国开展医疗风险防控项目以来,实现内科住院病人、母婴生育人群、外科手术病人等全覆盖。推动上市67款医疗意外险产品、1000多个个性化风险防控方案,广受院方与患者的好评,助力构建平安医院。
我们的理念

和睦安起步于医疗意外保险,但不止步于此。我们坚持“服务健康中国”的理念,“公益+商业”两条腿走路,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医疗环境。

我们通过商业化手段解决医患痛点: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医疗服务生态。

我们通过公益手段回馈社会:筹建公益基金,改善医疗技术与环境、救助困难患者,构建和谐美好的医疗环境。